国乒卫冕混团世界杯带来的思考 赛事引领让普及提高实现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4-12-21 22:09    点击次数:187

国乒成功卫冕混合团体世界杯

12月8日晚间,由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和林诗栋领衔出战的中国乒乓球队在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决赛中8-1战胜韩国,成功卫冕。对于国乒而言,取得这样一个成绩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对于乒乓球运动来说,中国能够长时间独领风骚自然有其成功的逻辑和背景。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高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2月7日,就在国乒卫冕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前一天,在与成都相隔千里的北京,2024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团体锦标赛暨北京市第十八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在北方工业大学开幕。这项为期两天的赛事,吸引到了59所高校的541名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其中。根据竞技水平和高校规模,赛事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甲组是高水平代表队,男女团体均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支队伍参赛。乙组为8000人以上规模高校参赛,也是参赛人数最多的一个组别。其余高校划分至丙组。

世界冠军刘伟、冯天薇在首都高校赛事开幕式上

展开剩余59%

如果说首都高校赛的参赛运动员人数之多已经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话,那其规格之高就更让人叹为观止了。开幕式当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副处长张志华,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杨慈洲,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训练部主任刘铮,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建稳,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李冱岸,北京市大学生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北方工业大学体育系主任顾震都亮相现场,而新加坡青少年体育发展部乒乓球学院院长、乒乓球世界冠军冯天薇和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乒乓球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的出现就更让现场同学踮起了脚尖。

“体育教育应该对青少年成长发挥更大作用,不仅让学生们在场上付出拼搏,也要让他们享受到冠军的味道,”在比赛之余接受采访时刘伟教授强调,体育育人,推广普及乒乓运动,同时从中选拔人才,两者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全面健身、体育育人是根基,另一方面也要为学青会、全国大学生锦标赛选拔尖子。层次要分开,但两者相辅相成都非常重要”。刘伟透露,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参与乒乓运动的热情,明年首都高校系列赛事也将进行革新。

在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训练部主任刘铮看来,首都高校系列乒乓赛事对高校体育氛围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也为喜欢乒乓球运动的普通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平台。他说:“随着学生们的水平提高、参赛任务增多,各高校的投入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不局限于乒乓项目,学生们参与各项运动都呈活跃状态。我们大体协以及各分会项目都做好了充分的投入和准备。”

刘国正为获奖队伍颁奖

近些年来,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大众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其中原因既与传统有关,也与国乒优异成绩的取得和明星运动员的闪耀密不可分。与之相应的是,在诸如高校等领域,高水平赛事的举办、众多莘莘学子的参与也让这项运动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刘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退役运动员选择在教书育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自己的乒乓球运动生涯。在本次首都高校团体锦标赛现场,搜狐体育就看到了刘国正、顾若辰、郭雨涵等昔日国乒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代表。通过植根校园,他们用热爱与才华推动着乒乓球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发展,也让国乒的精神和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发布于:北京市